Tuesday 20 May 2014

神秘的江永女書:走進世界唯一的女性文字 (二)

來源:《中國社會科學報》

故地尋蹤聆聽女書 “聲音”

        江永縣瀟浦鎮歷史上並沒有女書流傳,但如今,女書在當地已是家喻戶曉。隨著女書被發現,不僅出現了一批學術成果,而且還出現了與之相關的小說、電影。為保護、宣傳女書,江永縣建起了女書生態博物館和女書數字博物館。女書生態博物館建在女書流傳的核心村上江墟鎮蒲尾村,那裡是已故女書老人高銀仙、胡慈珠、唐寶珍的故居地,現有五位女書
傳人在博物館工作。


 


       在淅淅瀝瀝的小雨中,記者與劉穎在縣委宣傳部陳軍的帶領下,乘出租車前往蒲尾村。在接下來的五天裡,記者一行到河淵村看望女書傳人何艷新﹔走訪已逝女書老人義年華生活過的桐口村、傳說中的女書創造者胡玉秀的家鄉荊田村﹔探訪女書曾活躍過的花山姑婆廟、道縣龍眼塘娘娘廟。

  蒲尾村完整保留了女書文化的人文環境和自然環境。走在村裡,有現代和歷史交錯的奇妙之感。沿村內瀟水支流彎曲延伸的水泥路一側,舊房與新房交錯,路邊停有摩托車、小汽車。在另一側河水靜悄悄地流淌,漁人泛舟其上,一群鴨子暢游其中。一排兩層的古建筑倒映水中,那是村裡的古街市,曾熱鬧非凡,現已廢棄。

高銀仙、義年華、胡慈珠、唐寶珍、陽煥宜等已故女書老人的名字。她們自稱 “君子女”,生前受學者之邀寫下大量女書作品,配合學者做了大量翻譯和唱讀錄音工作,為搶救女書作出了重要貢獻。
陽煥宜生前曾對學者說:“ 他們(男人)是君子,我們是君子女﹔他們有男字(漢字),我們有女字﹔男字在書桌上寫,女字在膝蓋上寫。” 簡單幾句話,勾勒出女書的獨特所在。隨著女書老人們的離去,現在很多作品難以釋讀,成了永遠的秘密。

  我們還去河淵村訪問了另一位女書傳人何艷新,她曾多次受邀到國內外很多地方參加女書學術研討會,寫女字、唱女書、解答與會者的疑問,為女書的傳播和研究做了大量工作。在採訪何艷新時,她還給我們唱女書,並展示她參加各種女書活動的照片。

  女書聽起來很古朴,只是一種簡單調子的重復,沒有歌曲那樣豐富的旋律。劉穎說,女書按當地優勢語言城關土話的七個聲調 “依字行腔”,以一對上下句為單位依次吟唱,上句(奇數句)尾字可用城關土話中任何一個聲調的字,下句(偶數句)韻腳一定要押城關土話的陰平44調和陽平42調。

  關於女書的口頭表達方式,學者有不同的叫法,如吟誦、吟詠、讀念、詠嘆等。劉穎告訴記者,她調查過的女書老人都是吟唱著識讀女字,吟唱著玩味內容,吟唱著創作作品﹔老一輩女書傳人吟唱著傳授晚輩,晚輩也是吟唱著學習與記憶。但除了吟,女書還有唱的要素,通過近十年的記譜分析,她發現女書有固定的曲調,基本音階有3個,女書傳人自己稱為 “高調”、“中間調” 和 “低調”。


 


女書研究 三十年甘苦路

  20世紀50年代,邵陽女子的偶然遭遇使女書得以走進國家級研究機構,但卻沒有引起專家學者的注意。60年代 “破四舊”,女書從婦女們的生活中消失,處於瀕危狀態。直到1982年,中南民族學院的宮哲兵偶然發現女書,深入調查后於1983年發表了《關於一種特殊文字的調查報告——湘南瑤山採風記》一文,女書的生命才得以延續。

  1983年,時任中南民族學院副院長的語言學家嚴學窘與宮哲兵合作撰寫《湖南江永平地瑤文字辨析》,提交在美國召開的第十六屆國際漢藏語言學會議,引起了國際漢藏語言學家的興趣。美國語言學家哈裡·諾曼教授在寫給嚴教授的信中說,女書是一個驚人的發現,它將引起語言學家和人類學家的極大興趣。

  隨后,來自美國、日本、澳大利亞等國外研究機構以及清華大學、中南民族大學、台灣“中研院”的專家學者,陸續到江永各村調研,研究由此深入展開。雖然學者們的研究角度不同、某些觀點分歧較大,但對女書的價值都給予了充分肯定。

  美國學者史凱姍1988年曾在桐口村向義年華學過半年女書,她用人種學方法來研究文化。得知本報在考察、報道女書,她非常激動,立刻回想起30年前為完成博士論文在江永田野考察的往事。她告訴記者,女書這一女性傳統在世界范圍內也非常獨特,其重要性不言而喻,應給予足夠的關注。

  趙麗明是早期研究女書的學者之一。她的五卷本《中國女書合集》是目前有關女書研究最全的資料匯編。她告訴記者,上世紀80年代尋找到的女書傳人都是 “三寸金蓮”,女書文化本質上是漢文化的一個支系,但不能單純地判斷女書是漢族的還是瑤族的,應該說是中原文化和南方文化交融的產物,是漢風瑤俗的混血兒。

  遠藤織枝20世紀90年代開始從女性學角度考察女書的價值,至今已經出版了《中國的女文字》、《中國女書研究》等論著。她認為,三朝書和自傳是女書中最具女性學研究意義的作品。

  劉穎的關注重點是女書的吟唱。她認為吟唱是女書傳承極為重要的部分,並由此展開了深入細致的調查。她發現,過去女書是在自然環境下習得,學唱容易、學寫難﹔而當今的女書傳人則學寫容易、學唱難。這是因為女書傳人有漢字基礎,因此學寫女字容易,但失去了歌堂文化環境,所以學唱難。解決這個問題,需要有一部適合的 “女書吟唱教科書”。這需要研究女書吟唱的規律,總結其中的規則,而這也正是她研究女書曲調規律的意義所在。

  學界近30年的女書研究取得了大量成果,資料整理和調查筆記翔實。但由於原始資料缺乏、女書研究時間尚短,諸多問題有待深入研究。失去使用價值后的女書更多是為學者提供研究資料,為書法界提供素材。女書還被江永縣列為旅游開發的重點項目。學者們認為,女書進入了 “后女書時代”。趙麗明說:“從這個意義上講,女書永遠不會消亡。”


 
      報業大享梅鐸的華藉妻子曾自資拍攝一部由范冰冰主演的 [ 雪花祕扇 ],而內地音樂家譚盾研究經年,將有描寫女書的音樂,舞蹈,及一系列保存及發展女書的計劃陸續出台。
 
下列是九集 Youtube 有關女書的特輯 :
 
 
想看 [ 雪花秘扇 ]
 
 
 

8 comments:

  1. 我在這篇曾留言,不見了!?

    ReplyDelete
  2. 以前女性沒多機會讀書識字,也能自創文字記述當時社會實況及抒發情感,很了不起!
    可惜大都失傳!

    ReplyDelete
    Replies
    1. 她們不想人知道秘密,死之前多會毀掉。

      Delete
  3. Replies
    1. 你的夢想實現啦....
      http://www.letv.com/ptv/vplay/1291390.html

      Delete
    2. 剛剛看完了,非常感謝Robert 帶給我的分享!
      這是一套令人細細咀嚼的電影,很感動、也帶點神秘和古樸、、、
      真的很多感受集於一起,要慢慢消化。
      另,題外話,
      希望中國更多人珍惜,古時留下了很多瑰寶給我們。

      Delete
    3. 客氣客氣,電影和歷史,其中中國婦女的辛酸,不足為外人道 !

      Delete